最近,徽州区临河数字农业基地,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村民的笑脸上。而在这份喜悦的背后,离不开“智慧农业”的大力帮忙。自2023年建设以来,基地用上了环境监测、病虫害防治、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这些“神器”在基地的果蔬里大展拳脚,助力丰产丰收。
黄山徽州区临河村以蔬菜种植业为主导产业,是远近闻名的蔬菜村,尤其是西红柿、丝瓜、四季豆产量高、品质好,在周边区县甚至全市都很有名气,确定为市级首批新农村建设“十有”达标示范村、“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安徽移动为徽州区临河数字农业基地建设的数字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平台包括数字化种植管理系统、农产品溯源系统、病虫害防治系统、智能灌溉系统等系统构成,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相结合,对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墒情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分析处理数据信息,实现基地智能化灌溉、农作物病虫害的自动检测识别及防治,将农田、作物、环境、种植、销售等信息进行全面数字化,有力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促进农业发展,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当前眼下正是西红柿陆续上市的季节,也是当地农民春季收入的主要收入来源。农户可以看到田地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墒情等‘健康’信息,实现农业智慧管理。“临河村数字农业基地占地120亩,其中农业大棚区域种植番茄、辣椒、油菜等品种,采用数字农业物联网管理,可以准确的了解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及虫害情况,及时进行灌溉及病虫害防治。”基地的负责人说。
安徽移动的工作人员在徽州区临河村数字农业基地,对安防监控系统、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防治系统,进行检测,通过田间课堂方式,讲授系统操作功能。“在基地部署的智能灌溉系统,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墒情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系统通过分析处理传感器数据信息,达到所设伐值或人为干预操作,作为灌溉设备运行的控制条件,实现智能化灌溉。”安徽移动黄山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数字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通过现代化种植技术,让农户实现从靠经验种地到靠科技种地的飞跃。